聽障兒童佩戴助聽器后應注意的事項
兒童聽力康復的“三早”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為什么發現有聽力損失需要盡早去(助聽器)選配助聽器呢?下面,助聽器為聽障兒童和家長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兒童早期發現有聽力損失,在孩子6個月以內選配助聽器并進行科學的調試及語言訓練,其語言水平及智力水平和正常兒童沒有差距。6個月-1歲之間選配助聽器者,語言水平及智力發育水平和正常兒童有細微差別。1-3歲之間采取干預措施,其康復效果和正常兒童有較大差距。超過3歲采取干預措施,康復效果較差,并且即使付出幾倍的努力也無法和正常兒童相比。所以,請盡早給聽障孩子選配助聽器。
孩子戴上助聽器后,不要期待馬上就能聽到聲音并理解所有的話語,而是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下面將介紹一下聽障兒童佩戴助聽器后應注意的事項。
1、至關重要——培養佩戴助聽器的興趣
初戴時同戴眼睛、鑲假牙一樣,開始都會感到不舒服,有的孩子一戴上助聽器就又哭又鬧,或者用手去抓,家長應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給孩子做示范動作,讓其感覺戴上助聽器后很高興、很舒適,培養孩子戴助聽器的良好習慣。
2、先在安靜的環境中使用
孩子初戴助聽器時,不要到鬧市區或馬路上,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耳內嘈雜、不舒服,應先在熟悉、安靜的環境中使用,練習孩子聆聽熟悉的聲音,例如,流水聲、關門聲、電話鈴聲等,逐步到多樣化的聲音環境中佩戴,以培養孩子適應各種聲音的能力。
3、初次佩戴助聽器時間不要太長
初戴助聽器,往往感覺不舒服,這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一般在兩星期左右,開始戴時音量不要開太大了,然后逐漸增高,第一天戴1~2小時,第二天戴2~3小時,逐步延長時間,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來,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鍛煉,孩子就會習慣戴助聽器,進而就會慢慢喜歡佩戴了。
4、對聽損兒童進行聽力語言訓練
大多數孩子在理解別人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意愿時,都會存在一些困難,發音口齒不清,因此進行聽力語言訓練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讓孩子理解語言,訓練孩子對各種聲音的辨別力,如聽開門聲、鈴聲、電視機聲、狗叫聲等,還可以讓他邊聽邊用手觸摸發音物體來感覺聲音的振動。然后是發展語言能力,先從單詞開始,然后詞組,簡單的句子,逐步地訓練,在此過程中,還應培養孩子看口型說話的習慣,讓孩子在正常的環境中在成長,這些都有助于孩子理解和學到更多的語言等。
5、助聽器應注意保養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化集成電路,如果保養不當會影響其工作運作和使用壽命。孩子喜歡活動,容易出汗,汗水會浸入機芯,使用時可用橡皮套、線套等套在助聽器上,預防汗水侵入,助聽器受潮。助聽器受潮之后,不要用微波爐或陽光來干燥它,孩子睡覺時應取下助聽器或耳模,因為此物較堅硬,易把耳道壓疼、壓傷。如果助聽器外有耳垢,可用干布或小刷子清潔,切勿使用酒精、清潔劑。
溫馨提醒:助聽器、電池放置要妥當。助聽器或電池不用時,應放在孩子和寵物夠不著的地方。如果被孩子誤當玩具或零食,或被寵物吞咽和咀嚼,都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