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澳克曼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
www.655dy.com TEL: 021-55129113、66055760 |
首頁 ∣ 公司簡介 ∣ 熱點新聞 ∣ 最新產品 ∣ 統一價格 ∣ 驗配常識 ∣ 聾兒教育 ∣ 精英團隊 ∣ 留言中心 ∣ 聯系我們 |
不久前,筆者曾報道過有一種用來康復聽力的助聽器,和傳統的以放大為目的助聽器不同的是,那種器械以恢復聽力為主。看來,在這個領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和潛力,研發者還不止一家。中國聽力學網發現,加拿大一公司發布了一種能幫助患者恢復聽力的助聽器,這種叫做神經補償助聽器的器械,據悉根據耳朵的神經生理學理論,用神經計算模型,計算出每個人所需的增益,在聽障患者耳蝸內,產生出和正常人一樣的聽覺神經反應信號,最終讓患者能和正常人一樣聆聽。
筆者認為,這種助聽器從本質看,還是一種放大為主的助聽器器械,不同的是在放大多少和在那些頻率放大的計算方法方面。我們詳細分析了神經補償器的原理,據研發者稱,他們沒有使用傳統的增益計算方法,因為這些方法主要還是提供在每一個相關頻率所需的增益。他們認為,應該從患者對聲音信號聲譜的總體能量以及發生類型來解決助聽需求,因此,從放大來看,他們認為應該保證聲音信號能在患者耳蝸,產生出那正常人一樣的頻率圖,從耳蝸神經學看,由于這種全面的刺激,耳蝸對聲音的反應的特征也應該和正常人一樣。只要達到這兩個目的,聽障患者便能重新聽到聲音,尤其在噪聲環境下,能和正常人一樣地聆聽。
從驗配看,該公司的驗配軟件和傳統的助聽器驗配軟件一樣,可以調試放大的主要功能,比如降噪、方向性和聲反饋控制等,唯一不同的是在軟件中心位置,增加了一個可以調試“神經補償對比”強度的功能,據悉這是該公司的核心技術,已經申請專利。
對此筆者也做過較深入的調查,該公司創始人其實是原助聽器芯片公司的管理人員,而這項技術早在幾年前便開始宣傳,但是發展并不明顯。不過,近期該公司和荷蘭一家生產微型助聽器公司合作,試圖嵌入這種神經補償算法,借此推廣助聽器。漢總編評論說,這種方法并不陌生,多年前,我們已經看到從澳大利亞人工耳蝸拓展出出來一種助聽器算法,也是宣稱和傳統的增益算法不同,注重對整體放大效果的控制。不過,到今天,這種算法也基本消聲隱跡。
到底神經補償助聽器的效果如何,還需大量的臨床論證。目前還沒有看到進一步的數據。對此,本站將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