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導致老年人聽力下降
很多人上了年紀,就會耳聾眼花。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就好像是一個很正常的衰老過程。但是這些也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雖然在老年人中,聽力損失的發病率較高,但是這也嚴重的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因此我們應當先找出原因,在加以預防。
首先,自然衰老導致聽力下降。眾所周知,年齡的增長對聽覺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聽覺器官老化是一種自然生理現象,主要由于耳蝸基底膜增厚、變硬,耳蝸毛細胞及聽神經并無明顯缺失。聽力損失發生率隨年齡增長呈進行性上升,70歲時維持一個常數,不再變化。
其次,經濟和教育程度與老年人聽力損傷有關。城市人口聽力減退患病率低于農村,說明聽力損失與地區社會經濟差異有關。聽力損失和經濟收入、受教育程 度等社會經濟形式呈負相關。高文化程度是老年人各頻段聽力損失的保護因素,其原因可能文化程度高,接受外界信息刺激較多,神經系統得到較好的鍛煉,神經傳 導速度相對較快,從而延緩或避免了聽力損失。
老年人聽力下降與部分慢性疾病有關。糖尿病與聽力損害有一定的關系,主要表現為中、低頻區聽力下降。老年人患糖尿病會引起緩慢、漸進性、雙側對稱性 的感音神經性聾。高血糖老人聽力損害程度明顯高于正常老人。到目前為止,高血糖引起聽力損失的機制尚不明確,主要認為是高血糖、高血脂連鎖反應引起血液滲 透壓紊亂綜合征,一方面出現內耳迷路淋巴液滲透壓變化,影響到內耳的供血與供氧及內耳淋巴液的正常循環,導致感音系統病變;另一方面糖尿病損害了耳蝸神經 細胞,導致患者神經細胞代謝失調,從而導致神經傳導速度減慢。高血脂與老年聽力損失也有一定關系。高血脂是加速老年性聾的危險因素,尤以中、高頻區聽力為 主;其中高膽固醇是高頻組聽力損傷的危險因素,甘油三酯則與聽力損傷關系不大。高血脂作為高頻聽力損傷危險因素的機制可能為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聚集性增 加等高血脂病變導致血液處于高黏和高凝狀態,內耳及大腦中樞的缺氧致使靠近耳蝸基底膜較近的對高頻刺激高敏感性的毛細胞更易受損,從而使神經沖動在聽覺通 路的傳導受到影響,引起緩慢進行性的感音神經性耳聾,表現為老年人群高頻聽力損失較低頻更易發生。
老年性聽力下降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的退化,退化的速度快慢因人而異,第二種與外在因素有關,包括環境噪音,服用耳毒性藥物抗生素,或其他疾病(列:心臟血管疾病與糖尿病)所引發等等。
再老年性聽力損失的原因中,年齡性老化并不是主要因素,另外一些未知因素,如遺傳,飲食,環境因素,精神壓力,代謝異常等,以及一些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才是導致和加速老年性聾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會發現,年紀越大,耳朵越來越聽不清楚,造成與人溝通及生活上有很大的不便。
1:無原因的出現雙耳平均聽力一年不如一年,隨著癥狀加重會出現同陌生人交談時只能聽到對方說話聲音,但聽不清對方說話的內容,常常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
2:面對面交談時,早期的耳聾患者經常打岔或要求對方重復。
3:打電話時經常要求對方提高音量,聽不清楚電話筒里傳來的聲音。
4:而無論何時,他們自己說話的音量常會不自覺地加大。
5:對于他人之間的交談,哪怕是近在咫尺也經常難以聽準,對話時需別人重復所說的話。
6:常被家人抱怨電視聲音開得很大。
7:此外,有些耳聾早期患者和男性交談時比女性容易,有些則正好相反。
8:特別是高頻率(高音調)的聲音,像小孩子的聲音,鳥叫聲等會聽不到。
9:有部分病人伴有耳鳴,環境越安靜耳鳴越重,后期可出現頭暈,精細動作不協調,記憶力減退,辦事精力不集中。
如老人出現以上情況時,請到醫院和助聽器專業驗配中心檢查測聽,如需佩戴助聽器,請在專業助聽器驗配中心由專業助聽器驗配師進行驗配,切忌隨意購買佩戴助聽器,否則會進一步損傷殘余聽力。
澳克曼聽力活動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吳江路15號607室五月花商務中心(南京西路青海路交叉口,岳陽醫院旁邊)
地鐵1、2、8號線人民廣場站下11號口出,地鐵2號線南京西路下2號口出,地鐵13號線南京西路下5號口出。
公交109.112.20.37.921路到上海電視臺站下,公交36.933.869.974.952路到南京西路成都北路站
預約咨詢熱線:021-55129113 021-660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