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澳克曼醫(yī)療器材有限公司 |
www.655dy.com TEL: 021-55129113、66055760 |
首頁 ∣ 公司簡介 ∣ 熱點新聞 ∣ 最新產品 ∣ 統(tǒng)一價格 ∣ 驗配常識 ∣ 聾兒教育 ∣ 精英團隊 ∣ 留言中心 ∣ 聯系我們 |
對于先天性聽力損失患者,他們從嬰幼兒時期起就遭遇了不正常的聽力,對此,澳洲的干細胞科學家們發(fā)明了新奇的治療方法:鼻子。并非要患者直接用鼻子去聽,而是從患者鼻子中取出干細胞,再移植到耳朵里改善聽力。
先天性聽力損失發(fā)病率較高,僅在我國每年就新增約2-4萬聽力損失新生兒。研究學者們發(fā)現,先天性聽力損失的產生是由于遺傳原因,使負責聽力的內耳感知器官——耳蝸中的感知細胞或神經元的缺失,它會妨礙嬰幼兒認知的發(fā)展,造成語言學習障礙。
目前,該療法還處于動物實驗階段。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莎倫·奧樂斯科維奇(Sharon Oleskevich)博士領導這項研究,他們對聽力退化的老鼠的耳蝸注射鼻粘膜干細胞,之所以使用老鼠,是因為老鼠的先天性聽力退化機理同人類相似。
研究學者們在一個月之后用聽覺腦干反應測試檢查每只老鼠的聽覺能力,也就是測試它們的大腦能做出反應的最低音量。接受移植手術的老鼠明顯表現出比未接受手術的老鼠具有更低音量的反應力。
奧樂斯科維奇博士介紹說,該研究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是,人體耳蝸的再生能力有限,而從身體其他部位移植細胞能夠治療甚至反轉聽力缺失。移植的細胞能夠取代受損細胞,強化現有細胞的存活能力,具有修復組織的潛能。從鼻腔獲取移植的干細胞很容易,因此研究學者們希望這項療法不久后用于人類,不僅可以治療先天性聽力缺失,甚至有望治療帕金森氏癥及心肌梗塞等其他病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