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澳克曼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
www.655dy.com TEL: 021-55129113、66055760 |
首頁 ∣ 公司簡介 ∣ 熱點新聞 ∣ 最新產品 ∣ 統一價格 ∣ 驗配常識 ∣ 聾兒教育 ∣ 精英團隊 ∣ 留言中心 ∣ 聯系我們 |
1.前期準備
根據聾兒的耳聾初步選擇助聽器后,其適應性訓練的成功與否是決定助聽器選配周期長短的重要環節,訓練內容必須在家長或醫生、教師的密切合作下完成。上海南京西路助聽器[www.655dy.com]
訓練要點有二:
A.訓練要求:
①助聽器的音量由小到大(即音量形狀由平均耳聾的1/3增益,逐漸增加到1/2增益,這一過程可在2周內完成)。
②每天配戴助聽器的時間逐漸由短到長。
③訓練環境由安靜刻意到比較吵鬧的自然環境。
B.訓練內容:
①要充分利用聽力訓練教學磁帶,盡快使聾幼兒熟悉測試音,如不同頻率的純音和囀音。
②會分辨聲音的有無,并做出動作反應。在助聽器適應性訓練期間,家長要認真觀察聾兒配戴助聽器的反應,尤其對不適反應。一般來講,經過1-2個月的嚴格訓練,完成上述訓練內容,才能評估助聽器的效果。
2.音頻補償法
A.助聽器閾值聲場測定:
①測試音可選用囀音、窄帶噪音。
②測試要求:在隔音室內嚴格按照標準建立聲場。
③測聽儀器,各種聽力計。
④測試方法:聽力計操作方法與聾兒裸耳聽閾測試基本相同,在進行評價助聽器效果時,非測試耳的助聽器要關閉。
⑤選配標準:如果聲場是按聲壓級水平建立的測得的聽閾值與正常人長時間平均會話聲譜相比較(average speech spectrum,SS線,亦稱恩地豐法),判斷其助聽后閾值是否在正常人聽覺言語區域內。一般以SS線上20dB為最佳助聽效果,達到SS線為適合助聽效果。如果聲場是以聽力級(Hl)水平建立的,測得聽閾值結果與正常人語言香蕉圖比較,測聽閾值在語言香蕉圖內為最佳。
若聾兒配戴助聽器后聽閾未達到預期目標,可根據聽閾曲線的實際情況,調節音量及音調,對于有重振現象的聾兒還可用PC(削峰)或AGC(自動增益控制)調試。使聾兒的耳聾得到較為理想的聽力補償。
B.介入增益測試法:
①測試音為囀音。
②測聽儀器為Madzen IGO-HAT1500、Fonix6500型或FonixFP40型等介入增益助聽器選配裝置。
③測試環境:測聽室≤40dB。
④本方法適合于聾人或5歲以上易合作的聾兒選配助聽器。
在用介入增益法選配助聽器前,要首先經過醫生檢查、診斷并獲得準確的測聽結果聽力圖,依這些資料選擇一臺功率適當的助聽器及在測聽儀器內存中選擇一個理想的驗配計算公式。如對重度聾選擇POGO2公式,對中重度聾選擇N.A.L公式等。
非受試者聽力圖輸入介入增益助聽器選配裝置,計算機可自動按照測試者選擇的助聽器驗配公式計算出助聽器的理想驗配標準曲線。
C.操作步驟:采用同側壓力法(pressure method)進行介入增益測試,揚聲器位置與測試耳呈45°,距離1m(適用于Madzen IGO1500)或30cm(適用于 Fonix 6500及FonixFP40),輸入聲源泉信號通常用囀音(warble tone),聲源強度約60-70dB,探管放入耳道的位置從耳屏(tragus)點計算約2.5-3.0cm,首先測量裸耳外耳道共振峰(open ear canal resonance),然后配戴助聽器及耳模后,再測量介入增益(insertion gain),根據預選的介入增益參考公式曲線,調助聽器的音調、音量等功能旋鈕以求接近參考公式曲線達到理想效果。
用介入增益法驗配完助聽器后,初步確定其助聽器的功能旋鈕的位置,同時進行助聽器的適應性訓練,對有語言能力的聾人,通過對語言的聽辯來判斷助聽器效果,對無語言的聾兒也要進行聲場助聽器聽閾測定,判斷本助聽器驗楊公式是否完全適合,以排除在助聽器選配中的個體差異。一旦實測助聽器增益與預想介入增益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就要對助聽器或耳模進行適當調校修正。
D.粗略選配法:
①測試音可選用復合音、語音、樂器聲和音樂聲。
②測試用具選擇有主頻明確的語音(如u、a、ch)。標有特寫主頻范圍的音響玩具。經過主頻標定的電子琴。
③測聽方法,同語音測試及玩具測聽法,不同的是各音響主頻的聲壓級均控制在正常人長時間平均會話聲譜范圍內。若未達到上述指標,可調節助聽器音調、音量等各功能旋鈕,使其在一定聲壓級內產生聽覺反應.
E.使用便攜聽力計選配法:
①測試音,囀音窄帶噪聲。
②測試儀器如便攜式聽力計如PA2、TB-02型等。
③測試環境,安靜室內≤45dB。
④方法:本評估方法適用于重度聾以上的嬰幼兒及不合作兒童的助聽器選配。測試時,可讓配戴助聽器后孩子在室內玩,精神放松,測試者可抓住受試兒注意力不十分集中、無目的走動時,避開受試兒目光按照聽力講規定的測試距離給聲刺激,觀察行為反應。給聲的頻率刺激為:1000Hz、2000Hz、500Hz,如測試1000Hz無反應可改測500Hz,給聲強度為60dB(SPL),調整助聽器功能旋鈕反復測,如受試兒對上述聲音有反應,則認為助聽器基本適合。 3.聽覺功能評估法
選擇聾兒學過的詞匯或用聾兒聽覺康復評估圖片,測試者與受試者并排而坐,避開受試兒視覺、觸覺等聽覺以外的感覺器官的參與,測試者用正常語聲讀測試詞,讓聾兒聽辯測試圖片,評估聾兒配戴助聽器后對語言聲音的識別能力。
另外,對康復的聾兒或語后聾、老年聾等病人選配助聽器的,常在特寫設計的背景聲中進行選擇性聽取,判斷耳聾者配戴助聽器后,能否滿足在公共場所學習、生活的需要,能否走向社會和正常人進行言語交流。
|